在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 皖江工学院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途径
电子版
在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
皖江工学院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途径

董事长朱洪高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皖江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发展状况。他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相对于传统的理工科人才,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能力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人才。在“十四五”期间,学校面临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等重要任务,如何抓好顶层设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升级改造部分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形成新的办学增长点,如何努力把学校办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他希望各高校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同时希望学校参会人员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董增川高度认可了皖江工学院转设前后的发展成果,并代表河海大学党政班子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河海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皖江工学院的发展,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也希望皖江工学院能继续发挥水利特色,打造优质品牌专业,坚持特色办学、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结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保证和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研讨会分专题报告和分组研讨两个环节。在专题报告环节中,董增川作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科学之变》的报告,皖江工学院咨询委万隆总工程师作了题为《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专业认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报告,教务部部长胡明做了题为《适应专业认证的教学体系建设的报告》的报告、教务部副部长李德俊《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规范的要求》、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江冰作了题为《皖江工学院本科教学基本规范与建设思考》的报告、副主任于明江作了题为《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与督导评价工作的构想》的报告。报告会从宏观层面上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微观层面上教学档案归档的标准等方面,为参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讲解。水利工程学院老师黄彦、土木工程学院老师杨扬针对教学文档归档工作、教学管理工作交流经验。

校长吴继敏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研讨成果,强调在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看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以本科合格评估为抓手,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他提出两点建议,要贯彻“评建结合”,以合格评估的要求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要狠抓“特色培育”,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他还要求,会后各单位做好会议精神的转达和落实工作,真正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上一个新的台阶。
梅洁
皖江工学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王春祥的讲座内容脉络清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征、抗战等28年革命史的风风雨雨,才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讲座归纳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变革、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来临,代表了新方位、新矛盾、新课题,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这历史交汇期,我们要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王春祥教授表示,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党走过了无数风雨,经历了不少挫折。我们要深刻学习党的历史,要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为党和国家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会议部署和学习,全体参会人员对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坚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决心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王露仪、纪雨晨、张鑫成
皖江工学院为2021届毕业生搭建就业桥梁


安徽新安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校招负责人表示:“现在社会拥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技能的人才比较稀缺,企业也面临着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我公司为招收专业技能更加扎实、创新力更强的人才,所以选择来到皖江工学院进行校招,今天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简历。

2017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廖平慧说:“去年因为疫情,我们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而且企业对有专业技能、专业对口和实习经验的人更青睐。今年,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到我们学校举办了宣讲会,目前我已向公司提交简历等待面试。”

张湘林、罗太友